中国大学生在线2025年工作要点

发布时间:2025-04-08 13:56:53
字号:

总体要求: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二中、三中全会精神,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的重要论述和全国教育大会的重要讲话精神,在教育部思想政治工作司指导下,按照《教育强国建设规划纲要(2024—2035年)》《加快建设教育强国三年行动计划(2025—2027年)》总体部署,认真贯彻落实新时代立德树人工程任务要求,围绕学生、关照学生、服务学生,坚持“大学生在线大学生办”,做好大学生思想政治引领和成长成才赋能,不断拓展网络育人的空间阵地,积极塑造网络育人新生态,为加快形成强大思政引领力作出积极贡献。

01

扎实落实新时代立德树人工程任务要求,持续提升师生理论武装质效。持续深化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二中、三中全会精神学习宣传贯彻,全方位宣传展示高校师生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成果。常态化开展“习近平总书记与大学生在一起”学习成果分享展示、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宣讲等品牌活动。

02

主动参与新时代网络育人工作体系建设。推进实施中国大学生在线“引领工程2.0”。强化中国大学生在线在网络育人工作体系的生态机制运行、宣传矩阵建设、内容资源供给、育人共同体打造等各方面的引领作用。以200个高校思政类公众号为核心,与省级高校网络思政中心加强合作,积极构建“国家—省—校”三级新媒体网络育人矩阵。

03

深入开展系列网络主题活动。结合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开展有关宣传工作,运用短视频、AI修复影像、有声家书等形式打造“老兵影像馆”,开展“战地青春我来讲”活化口述历史,推出“青春与丰碑同框”红色地标创意打卡活动。创新开展第八届全国大学生网络文化节,孵化一批现象级网络原创作品,丰富校园网络文化。配合开展第二届“高校优秀网络原创内容训练营”。积极参与全民国家安全教育日、国家网络安全宣传周活动。

04

着力打造文化育人新样态。挖掘高校育人场馆“富矿”和文化资源,举办首届“我是大学生讲解员——全国高校大学生场馆讲解风采展示活动”。持续挖掘典礼育人价值,结合高校招生季建设高校专业科普类资源库。持续做好“最美大学生”推选展示、“礼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宣传教育、高校廉洁教育系列文化教育活动等。

05

努力探索实践育人新范式。持续做好“小我融入大我 青春献给祖国”高校师生主题社会实践活动。根据高校师生同学同研同讲同行社会实践育人新范式要求,建好用活“小我融入大我”活动官方网站,深入挖掘、生动呈现分行业分领域育人共同体的实践探索与典型经验。

06

一体化赋能心理育人质效提升。做好普通高等学校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专家指导委员会秘书处支持保障工作。高质量建设全国高校大学生心理健康综合服务平台,升级大学生心理健康测评系统,上线高校心理健康工作者之家,组织开展多层次的高校心理教师胜任力培训。开展第二届全国高等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微课征集展示活动。联合高校共同推出第二期“家长课堂”系列课程,继续组织“春日的心生”“阳光青春”“秋冬的心事”等校园心理健康活动。探索AI赋能高校心理育人。

07

整体加强高校网络育人队伍建设。进一步发挥中国大学生在线校园网络通讯社在校园网络成果上报、特色文化活动打造、重大主题活动联动等方面功能。加强校网通站和新媒体共建团队的管理服务,修订建设方案,明确目标任务、考核办法,加强过程管理、人员培养和业务指导。加强校网通站小中线团+、小中融媒工作室建设,强化重点工作融合协同联动。

08

加强技术赋能和研究能力,提升新质思政工作能力。探索AI应用落地,孵化高校心理育人数字化工作平台、“校媒无忧”宣传工作综合服务平台、AI辅导员赋能助手等产品。与有关研究机构合作开展专项课题研究,筹备组建“高校思政新媒体育人咨询组”,开展高校网络育人能力建设与提升相关研究。

09

持续加强自身建设,筑牢发展根基。加强政治引领,深化“党建+业务”双轮驱动机制,继续加强与战线建立常态化沟通协调机制,深入开展调研实践。严格落实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建设全流程、全方位的意识形态和网络安全防控体系。培育复合型人才梯队,助力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创新发展。